您现在的位置: >> 备考指南 >> 方法技巧

【学习计划】理论法导学(1-3讲)(4-6讲)(7-9讲)(10-12讲)

2018-01-08 15:32:12 http://www.txexam.com 作者:tianxinggk 来源:
  • 天星司考--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115-360  天星培训官网:www.txexam.com
  • 湖南司法考试官网:www.hnsikao.com 厚大资料2群139673912
  • 司考考试资料群:238262181 湖南天星司考群:36154691 湖南司法考试联盟群:17674355
  • 理论导学之每日计划

    01

    课前准备

    学完理论法导学免费课堂《理论法导学》第1-3讲之页1-5页,重点掌握标蓝部分。

    02

    学习目标

    学习本次课程,请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思维七字真经;

    2.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3.掌握现代法治国家的三种权力;

    4.掌握不能违法是底线的核心思维的相关知识点;

    5.掌握“分”的相关内容;

    03

    课后检验

    学习完本次课程,请大家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答案:

    1. 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是?

    2.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

    3. 权力的五个法定有哪些内容?

    4. 5+2的法律制度有哪些内容?

    5. 党政分开要求党怎么做?



    理论导学之课后检验

    01

    课后检验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

    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

    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

    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2.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和职务便利收受巨额贿赂,根据党内法规和法律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5/1/8)

    A.这表明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时要牢记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B.依照党内法规惩治腐败,有利于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办事

    C.要注重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进行有效衔接和协调,以作为对党员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的依据

    D.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对违反者必须严肃处理

    3.法治政府建设要求行政部门不得任意扩权、与民争利,避免造成“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的现象。下列哪些做法有助于避免此现象的发生?(2016/1/52)

    A.某省政府统筹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能,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B.某市要求行政审批部门与中介服务机构脱钩,放宽中介服务机构准入条件

    C.某区依法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人员

    D.某县注重提高行政效能,缩短行政审批流程,减少行政审批环节


    02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法律作为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内容是权利和义务。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人们履行义务是为了更好地享有权利。因此,法律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人们的权利,同时要求人们履行义务。我国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了诸多的权利和自由,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但是,人民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故,AB选项均正确。

    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实行依法治国,按照宪法规定,立法权由立法机关享有,执法权由执法机关享有,司法权由司法机关享有。因此,尽管,从人民主权的角度,一切权力归人民所有,,但是,人民并不能直接行使这些权力。故C选项错误。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所以,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故D选项正确。


    【答案】C

    【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建立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并非国家机关,故,党内法规在本质上属于党规党纪,而不属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要严于国家法律,党员干部不仅要遵守国家法律,更要按照党纪党规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

    故ABD选项均正确,C选项错误。

    【光明点睛】

    不能违法是底线。法律是一个国家所有人都必须遵循的底线,党纪党规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可以高于法律,但是,党纪党规也不能违法。


    【答案】ABCD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故,A选项正确。依法治国的核心思维就是“分”,要求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政府机关集中做好政府机关该做的事情,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审批部门应当做好审批的分内职责,属于中介服务机构承担的工作,应当由中介机构承担。放宽中介机构准入条件,有利于减少权力寻租。故,B选项正确。依法治国要求政府机关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一个权力都必须遵循主体、权限、内容、程序、责任五个法定。故,C选项正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某县注重提高行政效能,缩短行政审批流程,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正是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体现。故D选项正确。

    【光明点睛】

    本题不直接考核《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具体内容,而是考核具体内容的灵活运用,考核法律思维,这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命题方向。注意其中涉及的法律思维:

    1.“分”的思维,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各负其责。

    2.不能违法是底线,国家机关必须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3.“用更加精确的法律制度控制国家权力,以更好地为公民权利服务”。凡是符合此一基本原则的法律制度或者措施都是正确的。

    理论导学之每日计划

    01

    课前准备

    学完理论法导学免费课堂《理论法导学》第4-6讲之5-21页,重点掌握标蓝部分。

    02

    学习目标

    学习本次课程,请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个基本法律思维。

    2.掌握法的六个特征;

    3.掌握法的效力;

    4.掌握法的作用;

    5.掌握法的基本价值;

    6.掌握法的渊源的定义及分类;

    7.掌握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03

    课后检验

    学习完本次课程,请大家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答案:

    1.有立法权的人大怎么主导立法的全过程?

    2.行政如何保证严格执法?

    3.司法公开共要求哪几个公开?

    4.法的特征有哪些?

    5.法的基本价值有哪些?

    6.当代中国正式的法的渊源有哪些?

    7.法律规则的三要素有哪些?


    理论导学之课后检验

    01

    课后检验

    1.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认识是错误的?

    A.依法治国要求构建科学完善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

    B.依法治国要求坚持“法律中心主义”,强调法律在治理和管理国家中的作用

    C.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D.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正确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2.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

    A.改进法律起草机制,重要的法律草案由有关部门组织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起草

    B.完善立法协调沟通机制,对于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

    C.完善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和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

    D.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

    3.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旨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下列哪些举措体现了这一要求?

    A.从符合条件的律师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

    B.实行招录人才的便捷机制,在特定地区,政法专业毕业生可直接担任法官

    C.建立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检察官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检察院任职

    D.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员优先选拔至领导岗位

    4.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关于法的这一特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法律具有保证自己得以实现的力量

    B.法律具有程序性,这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

    C.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法律主要依靠国家暴力作为外在强制的力量

    D.自然力本质上属于法的强制力之组成部分

    02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依法治国的内涵包括五大法治实践步骤:立法、司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律监督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包括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以及道德的制约。故A选项正确。

    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具体包括:第一,充分发挥依法治国方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作用。第二,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这意味着,依法治国除了依靠法律制度,还要依靠道德、党纪党规等非正式的法的渊源。因此,我们要排除法律万能论和绝对的法律中心主义。故B选项错误。C、D选项均正确。


    【答案】A

    【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故,A选项错误。BCD选项均正确。


    【答案】ACD

    【解析】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故ACD选项均正确。

    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规定,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要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注意,这里是“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这个便捷机制,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参加司法考试。按照《法官法》的有关规定,初任法官必须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故B选项错误。


    【答案】ABC

    【解析】任何规范均有保证自己实现的力量,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故A选项正确。

    一般而言,社会规范包括法律、道德、宗教、习俗等。法律的程序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如道德、习俗等的重要区别,但是,要注意,程序性并不能与宗教规范区分开,因为某些宗教规范也具有程序性。故B选项正确。

    马克思主义法学强调的国家强制力即国家暴力,包括军队、警察、监狱等力量。故C选项正确。

    如前所述,法的强制力主要是国家暴力。自然力则是指自然本身具有的威力,如地震、海啸等。故D选项错误。

    理论导学之每日计划

    01

    课前准备

    学完理论法导学免费课堂《理论法导学》第7-9讲之21-28页,重点掌握标蓝部分。

    02

    学习目标

    学习本次课程,请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掌握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的概念;

    2.掌握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联系;

    3.掌握法的运行构成;

    4.掌握法适用的一般原理;

    5.掌握法律解释的方法;

    6.掌握宪法的调整对象及法律关系;

    7.掌握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03

    课后检验

    学习完本次课程,请大家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答案:

    1. 法律事实的分类?

    2. 法律规范的层次是怎样的?

    3. 我国立法权分为什么?

    4. 可预测性和可接受性如何适用?

    5. 法律解释的方法是什么?

    理论导学之课后检验

    01

    课后检验

    1.甲某和乙某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后因乙未履行合同义务,两人发生口角,进而升级直至发生斗殴,甲失手将乙打成重伤。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检察院对甲某提起公诉,乙也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用,法院审理后判处甲某有期徒刑3年,并赔偿乙某的所有治疗费用。有关本案的各种法律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检察机关对甲某提起公诉是基于法律事件

    B.乙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与甲某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纵向的法律关系

    C.检察机关与甲某之间形成的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

    D.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事权利,任何物都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2.某设区的市的市政府依法制定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决定》。关于该决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1/65)

    A.市人大常委会认为该决定不适当,可以提请上级人大常委会撤销

    B.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发现该决定与上位法不一致,可以作出合法性解释  

    C.与文化部有关文化保护的规定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D.与文化部有关文化保护的规定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3.我国宪法规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关于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6/1/91)

    A.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并且属于人民

    B.“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仅体现在直接选举制度之中

    C.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前提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贯穿于我国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领域

    02

    答案及解析


    答案:ABCD

    解析: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依是否以人的意志转移为标准,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其中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进一步分为社会事件与自然事件;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进一步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本题中检察机关对甲某提起公诉是基于甲打乙的违法行为,属于法律行为的一种。故A选项错误。

    依据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地位不同,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横向法律关系与纵向法律关系。其中横向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如买卖法律关系。而纵向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不平等,一方对于另外一方存在隶属关系,如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法律关系。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仍然属于平等的诉讼主体,属于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故B选项错误。

    按照法律关系的产生依据、执行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其中调整性法律关系基于人们的合法行为产生,执行法的调整职能,不需要法律制裁。保护性法律关系基于人们的违法行为产生,执行法的保护职能,需要法律制裁。本题中检察机关与甲某之间形成的关系是刑事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基于甲的违法大行为产生,需要法律制裁。故C选项错误。

    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事权利,但并不是所有的物都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客体当中的物应满足以下条件:(1)法律认可;(2)能被人类认识和控制;(3)具有经济价值;(4)具有独立性。如毒品在我国属于非法物品,并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故D选项错误。


    答案:CD

    解析:本级人大常委会对本级政府是监督关系,本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政府不适当的规定。因此,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市政府的规章不适当,可以自行撤销。故A选项错误。我国人民法院没有司法审查权,不能对法规和规章进行合法性审查。本规定属于地方政府规章,如果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发现该决定与上位法不一致,应当适用上位法进行审判。故B选项错误。

    地方政府规章与部门规章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实施,两者有冲突时,由国务院裁决。故CD选项均正确。

    【光明点睛】

    关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改变或撤销,考生可以记住如下口诀:

    人大领导常委会,政府上下是领导。

    常委监督本政府,下级人大及其常。

    领导适当改与撤;监督合法撤不改。

    民族法规如违法,只得撤销不改变。

    规章以下都适当,领导监督各不同。


    答案:ACD

    解析:我国是人民主权国家,国家主权归人民所有。但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存在着现实障碍,因此,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据现行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故,AC选项正确。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与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包括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中,选民选举乡人大代表和县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中,县级人大选举市人大代表,市人大选举省人大代表,省人大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无论哪一级人大,其权力最终都属于并来自人民。故,B选项错误。注意这里的“仅”,绝对片面往往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属于国家权力机关,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内的其他国家机构都由人大产生。故,C选项正确。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作为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抑或在各个国家机关、企事业当中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度,都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原则。故,D选项正确。

    理论导学之每日计划

    01

    课前准备

    学完理论法导学免费课堂《理论法导学》第10-12讲之29-45页,重点掌握标蓝部分。

    02

    学习目标

    学习本次课程,请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 掌握宪法的制定与修改、渊源、宪法的结构、效力及作用;

    2.掌握我国国家的基本制度;

    3.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理解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以及监督权;

    5.掌握国家机构的分类

    6.了解各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03

    课后检验

    学习完本次课程,请大家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答案:

    1.制宪程序有哪些?

    2.宪法的渊源有哪些?宪法的作用有哪些?

    3.公民的基本权利中积极权利的有哪些?

    4.中央国家机关有哪些?

    5.法官的职业道德核心是什么?律师的职业道德核心是什么?

    理论导学之课后检验

    01

    课后检验

    1.宪法修改是指有权机关依照一定的程序变更宪法内容的行为。关于宪法的修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6/1/93)

    A.凡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时,必须进行宪法修改

    B.我国宪法的修改可由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C.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

    D.我国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转让

    2.根据《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关于我国行政区划变更的法律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1/23)

    A.甲县欲更名,须报该县所属的省级政府审批

    B.乙省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应由全国人大审议决定

    C.丙镇与邻近的一个镇合并,须报两镇所属的县级政府审批

    D.丁市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由国务院授权丁市所属的省级政府审批

    3.根据《宪法》,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1/62)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重要的国家机关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02

    答案及解析


    答案:BC

    解析:在我国,如果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可以采取全国人大宪法修改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方式,使宪法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据《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宪法》第六十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故,A选项错误。

    在我国,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据《宪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故,B选项正确。

    通过宪法修正案的程序包括提案、审议、表决通过、公布。《宪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了前三个程序(具体条文见B选项解析),但是并未规定宪法修正案的公布程序。因此,宪法修正案的公布属于宪法惯例。1988年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通过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告公布,1993年、1999年、2004年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大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故,C选项正确。

    在我国,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注意,这里不包括法规。据1988年宪法修正案第二条:“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故,D选项错误。


    答案:D

    解析:我国行政区划包括省、地(市)、县、乡四级制与省、县、乡三级制其具体审批程序如下: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特别行政区的成立,应由全国人大审议决定。

    (2)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或者隶属关系的变更,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都须经国务院审批。

    (3)县、市、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由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4)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或者变更行政区域的界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故,A选项错误。县级行政区域的更名由国务院决定。

    省级行政区域的界线变更由国务院决定。故B选项错误。

    乡镇行政区域的设立、撤销、更名,界线变更等事宜均由省级政府审批。故C选项错误。

    D选项正确。

    【光明点睛】

    记住两头,省级的设立、撤销、更名,特别行政区的成立,由全国人大决定;乡级行政区域一切都归省政府审批。因为中间部分统统都归国务院审批。



    答案:ACD

    解析:据我国《宪法》序言: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故ACD均正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是国家机关,属于人民团体。故B选项错误。

    【光明点睛】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不是国家机关。


    标签:湖南司法考试官网 湖南司法考试 国家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真题 司法考试视频 天星司考

      
    更多分享
    天星培训网校提示:
  • ·2015民法先修01 支配权
  • 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