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课程辅导 >> 开班信息

【刑法精讲】学习计划及课后检验 (55-66)

2018-04-08 09:46:06 http://www.txexam.com 作者:tianxinggk 来源:
  • 天星司考--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115-360  天星培训官网:www.txexam.com
  • 湖南司法考试官网:www.hnsikao.com 厚大资料2群139673912
  • 司考考试资料群:238262181 湖南天星司考群:36154691 湖南司法考试联盟群:17674355

  • 55-58讲

    01

    课前准备

    听课前先独立预习《刘凤科讲刑法之精讲卷》第419-469页,不懂的地方用笔标注出来。

    02

    学习目标

    学习本次课程,请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掌握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的犯罪构成;

    2.掌握故意伤害罪基本的犯罪构成及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相关知识点;

    3.掌握伪证罪的构成要件;

    4.掌握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犯罪构成;

    5.掌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构成要件。

    6.掌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构成;

    7.掌握偷越国(边)境罪不法与责任要素;

    8.掌握理解非法行医罪的不法与责任要素;

    9.掌握理解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行为要件和从重处罚情节;

    10.掌握包庇毒品犯罪的对象;

    11.掌握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的组织行为和强迫行为;

    12.掌握贪污罪的主体、犯罪构成;

    03

    课后检验

    学习完本次课程,请大家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答案:

    1.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聚众斗殴罪的主体是?关于其法律拟制的规定是?

    3.构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体是哪些人?

    4.伪证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5.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具体情形有哪些?

    6.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犯罪所得收益罪如何认定?

    7.组织和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行为是什么关系?

    8.实施走私犯罪,同时偷越国边境的,应如何处理?

    9.非法行医行为要满足什么条件?

    10.盗伐林木罪与盗窃罪是什么关系?

    11.如何认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既遂标准是什么?

    12.如何理解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不法和责任要素?

    1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对象是什么?与包庇罪的关系?

    14.组织卖淫、强迫卖淫,又实施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绑架的行为,如何处理?协助组织卖淫罪是帮助犯吗?

    15.贪污罪主体如何确定?与盗窃罪、诈骗罪、职务侵占罪的关系是什么?


    随堂检测

    1.甲、乙两村因水源发生纠纷。甲村 20 名村民手持铁锹等农具,在两村交界处强行修建引水设施。乙村 18 名村民随即赶到,手持木棍、铁锹等与甲村村民互相谩骂、互扔石块,甲村 3 人被砸成重伤。因警察及时疏导,两村村民才逐渐散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2/62)

    A村民为争水源而斗殴,符合聚众斗殴罪的主观要件

    B不分一般参加斗殴还是积极参加斗殴,甲、乙两村村民均触犯聚众斗殴罪

    C因警察及时疏导,两村未发生持械斗殴,属于聚众斗殴未遂

    D对扔石块将甲村 3 人砸成重伤的乙村村民,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


    2.甲杀丙后潜逃。为干扰侦查,甲打电话让乙将一把未留有指纹的斧头粘上丙的鲜血放到现场。乙照办后报案称,自己看到“凶手”杀害了丙,并描述了与甲相貌特征完全不同的“凶手”情况,导致公安机关长期未将甲列为嫌疑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6/2/20)

    A.乙将未留有指纹的斧头放到现场,成立帮助伪造证据罪

    B.对乙伪造证据的行为,甲不负刑事责任

    C.乙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成立诬告陷害罪

    D.乙向公安机关虚假描述“凶手”的相貌特征,成立包庇罪


    3. 甲杀人后将凶器忘在现场,打电话告诉乙真相,请乙帮助扔掉凶器。乙随即把凶器藏在自家地窖里。数月后,甲生活无着落准备投案自首时,乙向甲汇款 2 万元,使其继续在外生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2/20)

    A.乙藏匿凶器的行为不属毁灭证据,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

    B.乙向甲汇款 2 万元不属帮助甲逃匿,不成立窝藏罪

    C.乙的行为既不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也不成立窝藏罪

    D.甲虽唆使乙毁灭证据,但不能认定为帮助毁灭证据罪的教唆犯


    4.关于盗伐林木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2/20)

    A.甲盗伐本村村民张某院落外面的零星树木,如果盗伐数量较大,构成盗伐林木罪

    B.乙在林区盗伐珍贵林木,数量较大,如同时触犯其他法条构成其他犯罪,应数罪并罚

    C.丙将邻县国有林区的珍贵树木移植到自己承包的林地精心养护使之成活的,不属于盗伐林木

    D.丁在林区偷扒数量不多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树皮,致使数量较大的林木枯死的,构成盗伐林木罪


    5.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2/61)

    A.甲无牟利目的,为江某代购仅用于吸食的毒品,达到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数量标准。对甲应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定罪

    B.乙为蒋某代购仅用于吸食的毒品,在交通费等必要开销之外收取了若干“劳务费”。对乙应以贩卖毒品罪论处

    C.丙与曾某互不知情,受雇于同一雇主,各自运输海洛因 500 克。丙将海洛因从一地运往另一地后,按雇主吩咐交给曾某,曾某再运往第三地。丙应对运输 1000 克海洛因负责

    D.丁盗窃他人 200 克毒品后,将该毒品出卖。对丁应以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


    6.国有甲公司领导王某与私企乙公司签订采购合同,以 10 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采购一批设备。后王某发现,丙公司销售的相同设备仅为 6 万元。王某虽有权取消合同,但却与乙公司老总刘某商议,由王某花 6 万元从丙公司购置设备交给乙公司,再由乙公司以 10 万元的价格卖给甲公司。经王某签字批准,甲公司将10万元货款支付给乙公司后,刘某再将 10 万元返给王某。刘某为方便以后参与甲公司采购业务,完全照办。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2/21)

    A.王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套取公款,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 10 万元

    B.王某利用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的机会谋取私利,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C.刘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事后将货款交给王某,刘某行为构成贪污罪

    D.刘某协助王某骗取公款,但因其并非国家工作人员,故构成诈骗罪

      答   案  

    01

    【答案】AD

    【解析】我国《刑法》第 292 条第 1 款规定:“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四)持械聚众斗殴的。”第 2 款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①成立聚众斗殴罪行为人的动机在所不问,只要对聚众斗殴行为存在认识,并希望、放任其发生,就满足该罪的主观构成要件。A 选项说法正确。

    ②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聚众斗殴中,只有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行为才被规定为犯罪,而一般参加者的行为不构成该罪。B 选项说法错误。

    ③两村村民互相谩骂、互扔石块,说明已经实施了斗殴的行为,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成立聚众斗殴罪既遂。C 选项说法错误。

    ④注意:聚众斗殴致人重伤的,法律将其拟制为故意伤害罪。因此,对扔石块将甲村 3 人砸成重伤的乙村村民,应以故意伤害罪论处。D 选项说法正确。

    02

    【答案】 C

    【解析】①乙将未留有指纹的斧头粘上丙的鲜血放到现场,凭空制造了一个证据,属于帮助伪造证据的行为。这里的帮助不是帮助犯的帮助,该行为属于正犯行为。A 选项说法正确。

    ②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是指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这里要求一定是帮助其他人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行为人自己伪造自己的证据的行为,不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行为人让他人为自己毁灭证据的行为,同样不是法律禁止的行为。B 选项说法正确。

    ③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法益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其对象是具体的人。乙捏造了一个虚无人,不具有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可能性。乙的行为不成立诬告陷害罪。C 选项说法错误。

    ④包庇罪是指作假证包庇他人的行为。乙向公安机关作假证明,意图包庇他人,构成包庇罪。D 选项说法正确。

    03

    【答案】D

    【解析】①毁灭证据的行为即妨害证据效用实现的一切行为。本案中,乙明知是甲杀人的凶器,乙仍将其藏于自己地窖的行为,显然已经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A 选项说法错误。

    ②窝藏罪的行为即帮助犯罪分子逃匿的行为。当犯罪分子甲生活无着落的时候,乙向甲汇款 2 万元的行为,使得甲继续逃匿,显然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成立窝藏罪。B 选项说法错误。

    ③乙实施了毁灭证据和帮助犯罪分子逃匿两个独立的行为,分别成立帮助毁灭证据罪与窝藏罪,应当数罪并罚。C 选项说法错误。

    ④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是处罚帮助他人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如果是本犯毁灭、伪造证据,或者教唆、帮他人为自己毁灭、伪造证据,这样的行为都不成立犯罪。因此,甲虽然唆使乙为自己毁灭证据,但不能认定为帮助毁灭证据罪的教唆犯,甲的该行为无罪。D 选项说法正确。

    04

    【答案】D

    【解析】①盗伐林木罪中的“林木”限于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不包括居民屋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盗伐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有并且已经伐倒的树木、他人房前屋后、自留地种植的零星树木、已经枯死、病死的林木的,成立盗窃罪。故甲的行为成立盗窃罪。A选项说法错误。

    ②乙非法采伐珍贵林木的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如盗伐林木罪)的,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的情形,无论属于法条竞合情形,还是属于想象竞合的情形,都应当按照重罪论处,而不可能数罪并罚。B选项说法错误。

    ③盗伐行为不限于非法砍伐行为,还包括非法采伐行为。丙将邻县国有林区的珍贵树木移植到自己承包的林地精心养护使之成活的,属于非法采伐林木的行为,即属于盗伐林木行为(同时触犯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C选项说法错误。

    ④丁在林区偷扒数量不多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树皮,不成立盗窃罪;但其行为致使数量较大的林木枯死,侵犯了林木资源,本质上属于盗伐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构成盗伐林木罪。D选项说法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

    05

    【答案】 ABD

    【解析】①甲的购买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也没有牟利的目的,即也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但由于持有的数量达到了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数量标准,直接按照非法持有毒品罪处罚。A 选项说法正确。

    ②乙在交通费等必要开销之外收取了若干“劳务费”,属于变相的贩卖,构成贩卖毒品罪。B 选项说法正确。

    ③丙仅实施了运输 500 克海洛因的行为,对曾某实施的行为以及危害结果,丙没有提供精神的、心理的、物理的任何帮助,不构成帮助犯,不负责任。C 选项说法错误。

    ④丁盗窃他人 200 克毒品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将该毒品出卖的,构成贩卖毒品罪,两罪数罪并罚。注意:贩卖的行为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两个行为侵犯两个法益,数罪并罚。D 选项说法正确。

    06

    【答案】C

    【解析】①王某从丙公司以 6 万元购买设备的行为,以及将其交给乙公司的行为,属于正常的经营行为,不成立犯罪。

    ②国家工作人员王某明知设备价值 6 万元,仍以 10 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购买,而且与刘某约定事后将钱返还给王某,王某将其据为己有,属于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共财物的行为,成立贪污罪。

    ③王某贪污数额应为 4 万元,而非 10 万元,因为甲公司实际获得了设备,该设备价值 6 万元,王某已经支付了这 6 万元,故王某实际贪污了公共财物 4 万元。

    ④刘某虽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明知真相,帮助王某实现了贪污行为,成立贪污罪的共犯,而非成立诈骗罪。



    59-62讲

    01

    课前准备

    听课前先独立预习《刘凤科讲刑法之精讲卷》第469-497页和第363-373页,不懂的地方用笔标注出来。

    02

    学习目标

    学习本次课程,请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把握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构成;

    2.理解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不法与责任要素;

    3.掌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不法与责任要素;

    4.掌握受贿罪的不法与责任要素。

    5.掌握受贿罪的不法与责任要素以及受贿罪的类型;

    6.掌握滥用职权罪于玩忽职守罪的不法与责任要素

    7.理解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中“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

    8.掌握侵犯财产犯罪的分类;

    9.重点掌握作为财产犯罪对象的他人财物存在的三种占有状况;

    10.掌握故意毁坏财物罪中关于“毁坏”的不同学说;

    11.掌握侵占罪的侵占行为;

    03

    课后检验

    学习完本次课程,请大家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答案:

    1.如何认定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是什么关系?

    2.如何区分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

    3.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哪些人?受贿罪包括哪些行为类型,在认定中各自需要注意什么?

    4.如何理解受贿罪的“利用职务之便”?

    5.如何理解滥用职权的行为?

    6.如何区分毁弃型与取得型财产犯罪?区别在哪里?

    7.作为财产犯罪对象的他人财物存在的哪三种占有?

    8.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吗?

    9.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毁坏”刑法理论上有几种观点?

    10.如何理解“侵占”行为、“代为保管物”?

    11.财物转移为建筑物的管理者或者第三者占有的情况怎么认定?


    随堂检测

    1.根据《刑法》与司法解释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数额达到1万元或者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数额达到5000元的,以挪用公款罪论处。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12万元,将8000元用于购买股票,4000元用于赌博,在1个月内归还12万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4/2/62)

    A.对挪用公款的行为,应按用途区分行为的性质与罪数;甲实施了两个挪用行为,对两个行为不能综合评价,甲的行为不成立挪用公款罪

    B.甲虽只实施了一个挪用公款行为,但由于既未达到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数额要求,也未达到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要求,故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C.国家工作人员购买股票属于非法活动,故应认定甲属于挪用公款12万元进行非法活动,甲的行为成立挪用公款罪

    D.可将赌博行为评价为营利活动,认定甲属于挪用公款12万元进行营利活动,故甲的行为成立挪用公款罪

    2.关于受贿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7/2/62)

    A.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近亲属利用自己的职务行为受贿的,构成受贿罪

    B.国家工作人员虚假承诺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利,收取他人财物的,构成受贿罪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渎职罪和受贿罪的,除《刑法》有特别规定外,以渎职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D.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视为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构成要件,是否已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影响受贿的认定

    3.《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同条第三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关于上述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08/2/51)

    A.“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不正当利益”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C.“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是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D.第三款规定的内容,属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4.下列哪些情形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A.甲盗用他人汽车,到达目的地后将其抛弃的

    B.甲为了伪装退货、取得商品对价,而从超市拿出商品的

    C.甲杀人后为避免公安机关识别被害人身份,将被害人钱包等物丢弃的

    D.甲为泄愤,在超市将商品扔出窗外,让过路的路人捡走的

    5.下列哪一行为成立侵占罪?(2017/2/18)

    A张某欲向县长钱某行贿,委托甲代为将 5 万元贿赂款转交钱某。甲假意答应,拿到钱后据为己有

    B乙将自己的房屋出售给赵某,虽收取房款却未进行所有权转移登记,后又将房屋出售给李某

    C丙发现洪灾灾区的居民已全部转移,遂进入居民房屋,取走居民来不及带走的贵重财物

    D 丁分期付款购买汽车,约定车款付清前汽车由丁使用,所有权归卖方。丁在车款付清前将车另售他人

      答   案  

    01

    【答案】ABC

    【解析】①本案中,甲挪用公款,将8000元用于购买股票,属于营利活动,4000元用于赌博,属于非法活动,实践中,如果将这两种行为分别评价,都不构成犯罪,即甲的行为不成立挪用公款罪。但是,甲将8000元用于购买股票,4000元用于赌博的危害性显然大于将12万元全部用于购买股票。如果按用途区分,分别评价,前者不构成犯罪、后者反而构成犯罪,无法做到罪刑相适应。AB选项说法错误。

    ②我国法律并未规定国家工作人员购买股票属于非法活动,故C选项说法错误。

    ③非法活动与营利活动之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如果一个行为是非法活动,那么也可以评价为是营利活动。在本案中,如果将甲用于赌博的4000元钱解释为用于营利活动,那么甲的行为就属于“挪用公款12万元进行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这样才能做到罪刑相适应。故D选项说法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02

    【答案】ABCD

    【解析】①特定关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知道后未退还或者上交的,应当认定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受贿故意,成立受贿罪。A选项说法正确。

    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成立受贿罪。其中“为他人谋取利益”指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明示与暗示的承诺,还包括真实与虚假的承诺。B选项说法正确。

    ③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仅要求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即可,故国家工作人员收受他人财物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其他犯罪的,除了《刑法》第399条第4款规定的以外,都应当数罪并罚。C选项说法正确。

    ④按照司法解释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明知他人有请托事项而收受其财物,视为具备“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构成要件,是否已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不影响受贿的认定。D选项说法正确。

    03

    【答案】BCD

    【解析】关键词: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①行贿罪的客观行为是行贿行为,即给予国家工作人财物的行为,而“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属于主观(责任)的构成要件要素。A选项说法错误。“为……”的表述方式在刑法中有的时候是对目的的描述,例如行贿罪中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第319条骗取出境证件罪中的“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但是,在有的场合却是对客观行为一部分的描述,例如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就是受贿罪客观行为的一部分,指行为人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

    ②对“不正当利益”的理解和判断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甚至社会伦理价值规范进行判断,简单的认识活动或者对比难以得出结论,所以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B选项说法正确。

    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就是对行贿行为本身的直接描述,属于客观(违法)构成要件要素的范畴;而且是从正面积极地界定什么行为是行贿,属于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C选项说法正确。

    ④第3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是在前两款规定什么行为构成行贿罪后,再规定什么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属于从消极、反面的角度排除构成犯罪的可能性,所以属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D选项说法正确。

    04

    【答案】AB

    【解析】本题要点为非法占有目的的判断。非法占有目的包括排除的意思与利用的意思。AB选项中,甲的行为都具有排除权利人占有和控制、从而建立起新的占有关系的意思,并且具有利用该财物具有或者可能具有的价值的意思,故甲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CD选项中的甲没有利用意思,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05

    【答案】 D

    【解析】①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张某不法原因给付物的,成立诈骗罪。如果甲在获取张某贿赂款之后才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将贿赂款据为己有的,理论上有观点主张成立侵占罪(另有观点主张不成立犯罪)。A 选项甲的行为不成立侵占罪。②乙虽然将房屋出售给赵某,但未进行所有权转移登记,这意味着该房屋并未实际交易给赵某,其所有权仍然属于乙。故乙将房屋又出售给李某的行为不成立侵占罪,也不成立诈骗罪,仅仅属于针对赵某的违约行为,属于民事纠纷。B 选项乙的行为不成立侵占罪。③处于他人绝对支配、控制领域内的财物,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在他人住宅中的财物,无论他人是否在家,都要认定财物属于他人占有。行为人丙取走他人住宅中的财物,成立盗窃罪。即使他人房屋由于地震、洪水、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成为废墟,废墟中的所有财物(即原房屋内他人占有的财物)仍然属于他人占有。C 选项丙的行为不成立侵占罪。④丁分期付款购买汽车,合法占有了该汽车,但在付清车款之前所有权仍然属于卖家,故丁将汽车另售他人,属于“变占有为所有”的行为,成立侵占罪。D 选项丁的行为成立侵占罪。


    63-66讲

    01

    课前准备

    听课前先独立预习《刘凤科讲刑法之精讲卷》第374-414页,不懂的地方用笔标注出来。

    02

    学习目标

    学习本次课程,请掌握以下重点内容:

    1.掌握盗窃罪的不法与责任要素、既遂与未遂的标准;

    2.掌握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分;

    3.盗窃罪的罪数问题;

    1. 掌握抢夺罪的不法与责任要素;

    2. 掌握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关系;

    3. 掌握法律拟制为抢劫罪的几种情形;

    4. 掌握抢劫罪的八种法定刑升格条件;

    5. 掌握诈骗罪的行为结构、特殊类型的诈骗行为以及在诈骗罪认定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6. 掌握敲诈勒索罪的不法与责任要素以及敲诈勒索与其他犯罪行为的关系;

    7. 掌握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构成;

    8. 掌握挪用资金罪的不法和责任要素;

    9. 掌握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构成;

    03

    课后检验

    学习完本次课程,请大家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答案:

    1.盗窃罪行为是否要求秘密窃取?成立盗窃罪有哪些特殊情节的要求?盗窃罪达到什么程度算既遂?

    2.抢夺罪与盗窃罪的关系是什么?

    3.抢劫罪的八种加重情节有哪些?

    4.法律拟制为抢劫罪的几种情形有哪些?

    5.什么是“户”?什么是“公共交通工具”?、

    6.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如何定罪处罚?

    7.什么是三角诈骗?诈骗罪的行为结构有哪些?

    8.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关系是什么?

    9.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有哪些区分要点?

    10.职务侵占行为的含义在当前理论界存在哪些解读?



    随堂检测

    1.甲潜入他人房间欲盗窃,忽见床上坐起一老妪,哀求其不要拿她的东西。甲不理睬而继续翻找,拿走一条银项链(价值400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3/2/60)

    A.甲并未采取足以压制老妪反抗的方法取得财物,不构成抢劫罪

    B.如认为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的关键在于是秘密取得财物还是公然取得财物,则甲的行为属于抢夺行为;如甲作案时携带了凶器,则对甲应以抢劫罪论处

    C.如采取B选项的观点,因甲作案时未携带凶器,也未秘密窃取财物,又不符合抢夺罪“数额较大”的要件,无法以侵犯财产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D.如认为盗窃行为并不限于秘密窃取,则甲的行为属于入户盗窃,可按盗窃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2.关于抢夺罪,下列哪些判断是错误的?(2010/2/59)

    A.甲驾驶汽车抢夺乙的提包,汽车能致人死亡属于凶器。甲的行为应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罪

    B.甲与乙女因琐事相互厮打时,乙的耳环(价值8,000元)掉在地上。甲假装摔倒在地迅速将耳环握在手中,乙见甲摔倒便离开了现场。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

    C.甲骑着摩托车抢夺乙的背包,乙使劲抓住背包带,甲见状便加速行驶,乙被拖行十多米后松手。甲的行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抢夺罪

    D.甲明知行人乙的提包中装有毒品而抢夺,毒品虽然是违禁品,但也是财物。甲的行为成立抢夺罪


    3.乙女在路上被铁丝绊倒,受伤不能动,手中钱包(内有现金 5000 元)摔出七八米外。路过的甲捡起钱包时,乙大喊“我的钱包不要拿”,甲说“你不要喊,我拿给你”,乙信以为真没有再喊。甲捡起钱包后立即逃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2/18)

    A.甲以其他方法抢劫他人财物,成立抢劫罪

    B.甲以欺骗方法使乙信以为真,成立诈骗罪

    C.甲将乙的遗忘物据为己有,成立侵占罪

    D.只能在盗窃罪或者抢夺罪中,择一定性甲的行为


    4、菜贩刘某将蔬菜装入袋中,放在居民小区路旁长条桌上,写明“每袋 20 元,请将钱放在铁盒内”。然后,刘某去 3 公里外的市场卖菜。小区理发店的店员经常好奇地出来看看是否有人偷菜。甲数次公开拿走蔬菜时假装往铁盒里放钱。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不考虑数额),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2/19)

    A甲乘人不备,公然拿走刘某所有的蔬菜,构成抢夺罪

    B蔬菜为经常出来查看的店员占有,甲构成盗窃罪

    C甲假装放钱而实际未放钱,属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

    D刘某虽距现场 3 公里,但仍占有蔬菜,甲构成盗窃罪


    5.郑某等人多次预谋通过爆炸抢劫银行运钞车。为方便跟踪运钞车,郑某等人于2012年4月6日杀害一车主,将其面包车开走。(事实一)

    后郑某等人制作了爆炸装置,并多次开面包车跟踪某银行运钞车,了解运钞车到某储蓄所收款的情况。郑某等人摸清运钞车情况后,于同年6月8日将面包车推下山崖。(事实二)

    同年6月11日,郑某等人将放有爆炸装置的自行车停于储蓄所门前。当运钞车停在该所门前押款人员下车提押款时(当时附近没有行人),郑某遥控引爆爆炸装置,致2人死亡4人重伤(均为运钞人员),运钞车中的230万元人民币被劫走。(事实三)(2014/2/86~88)

    (1)关于事实一(假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抢劫致人死亡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杀害他人后立即劫取财物的情形

    B.如认为抢劫致人死亡仅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则对事实一只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与盗窃罪(如否认死者占有,则成立侵占罪),实行并罚

    C.事实一同时触犯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

    D.事实一虽是为抢劫运钞车服务的,但依然成立独立的犯罪,应适用“抢劫致人死亡”的规定


    (2)关于事实三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虽然当时附近没有行人,郑某等人的行为仍触犯爆炸罪

    B.触犯爆炸罪与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只有一个,属于想象竞合

    C.爆炸行为亦可成为抢劫罪的手段行为

    D.对事实三应适用“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规定


    6.关于诈骗罪的理解和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曾借给好友乙1万元。乙还款时未要回借条。一年后,甲故意拿借条要乙还款。乙明知但碍于情面,又给甲1万元。甲虽获得1万元,但不能认定为诈骗既遂

    B.甲发现乙出国后其房屋无人居住,便伪造房产证,将该房租给丙住了一年,收取租金2万元。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甲请客(餐费1万元)后,发现未带钱,便向餐厅经理谎称送走客人后再付款。经理信以为真,甲趁机逃走。不管怎样理解处分意识,对甲的行为都应以诈骗罪论处

    D.乙花2万元向甲购买假币,后发现是一堆白纸。由于购买假币的行为是违法的,乙不是诈骗罪的受害人,甲不成立诈骗罪


      答   案  

    01

    【答案】ABCD

    【解析】关键词:“盗窃”;“甲不理睬而继续翻找”。

    本题主要考核抢夺罪与盗窃罪区别的不同学说。

    ①抢劫罪的行为结构表现为行为人实施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的手段行为,进而强行取得财物。甲没有实施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的手段行为,故不可能成立抢劫罪。A选项说法正确。

    ②有观点认为,盗窃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故公然取得财物的,成立抢夺罪。按照该观点,甲当着被害人之面取得被害人财物,成立抢夺罪;如果甲携带凶器实施该行为,择属于“携带凶器抢夺”,成立抢劫罪。B选项说法正确。

    ③按照B选项的理解,甲未携带凶器,不属于“携带凶器抢夺”的情形,不成立抢劫罪;甲公然取得财物的行为属于抢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不成立抢夺罪;甲的行为也不属于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不成立盗窃罪。据此,甲的行为无法评价为财产犯罪。C选项说法正确。

    ④如果认为盗窃罪并不要求秘密窃取,只要采取平和方式转移财物占有的行为,都属于盗窃行为,则本案中甲的行为属于入户盗窃他人财物的情形,不要求数额较大,即可认定为犯罪。D选项说法正确。

    02

    【答案】ABC

    【解析】关键词:“汽车能致人死亡属于凶器”;“甲假装摔倒在地迅速将耳环握在手中”;“乙使劲抓住背包带,甲见状便加速行驶”;“明知是毒品而抢夺”。

    本题主要考核抢夺罪的认定。

    ①携带凶器抢夺的,成立抢劫罪。其中的“凶器”要求具有杀伤性,即按照社会观念,行为人携带该器物给一般人以杀伤力的危险感觉。在现代社会,一般人面对停在地面或者正常行驶的汽车时不会产生危险感,所以驾驶的汽车不属于“凶器”的范畴。A选项中甲的行为不属于携带凶器抢夺。A选项说法错误。

    ②抢夺罪的基本行为结构是直接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乙的耳环掉落在地,尽管属于乙占有,但并不属于紧密占有(与身体部位相接触),甲也没有实施直接夺取该财物的行为(拿走财物的行为也不具有导致被害人伤亡的可能性),所以甲的行为不成立抢夺罪。实际上,甲的行为只成立盗窃罪,属于违背对方意志,采取平和手段转移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B选项说法错误。

    ③实践中“飞车抢夺”的行为定性,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认定为抢夺罪或者抢劫罪:对于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的,一般以抢夺罪从重处罚。但如果手段行为足以压制对方反抗,进而强行劫取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抢劫罪,例如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乘机夺取财物的;驾驶车辆强抢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采取强拉硬拽方法劫取财物的;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C选项中甲驾驶机动车抢夺财物,但被害人不松手,甲采取强行拖拉以强取财物的行为,成立抢劫罪。C选项说法错误。

    ④违禁品一般是指法律禁止个人持有的物品,由于没收违禁品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故对违禁品的占有也是刑法所保护的法益,违禁品能成为刑法上的财物。所以,甲抢夺毒品的行为同样成立抢夺罪。D选项说法正确。

    03

    【答案】 D

    【解析】①抢劫要求实施压制反抗、强行取财的行为。本案中甲没有实施压制反抗、强行取财的行为,不成立抢劫罪。A 选项说法错误。

    ②诈骗要求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对方陷入处分财产的错误认识,并基于处分财产的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物。本案中乙没有陷入处分财产的错误认识,也没有因为处分财产的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的行为,甲不构成诈骗罪。B选项说法错误。

    ③本案中乙的财物不属于遗忘物,仍然属于乙占有,因此甲的行为不成立侵占罪。C选项说法错误。

    ④关于抢夺罪和盗窃罪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传统观点认为,抢夺是公然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盗窃是完全违反他人意志,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盗窃是完全违反他人意志,取得他人占有的财物,不需要秘密窃取。因此,本案中甲的行为不成立抢劫和诈骗,要么成立抢夺,要么成立盗窃。D选项说法正确。

    04

    【答案】D

    【解析】①抢夺罪要求直接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并且其行为要具有导致他人伤亡的可能性。甲的行为没有致他人伤亡的可能性,不成立抢夺罪。A 选项说法错误。

    ②刘某未委托店员保管蔬菜,蔬菜也并未处于店员支配、控制的场所,而是处于公共场所,故蔬菜不属于店员占有。B 选项说法错误。

    ③诈骗罪的成立要求欺骗他人,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财产。甲虽然假装放钱,但并未欺骗他人,更没有他人陷入错误认识而处分财物,所以其行为不属于诈骗罪中的诈骗行为。C 选项说法错误。

    ④刘某虽然距离现场 3 公里,但并未放弃其蔬菜的所有权,相反刘某具有强烈占有财物的意识,按照一般的社会观念,蔬菜仍然属于刘某占有。D 选项说法正确。

    05

    5.(1)【答案】ABCD

    【解析】①抢劫罪中的“抢劫致人死亡”包括为劫财而故意杀害他人或者过失致人死亡。事实一中,为劫财而故意杀害物主的行为属于抢劫致人死亡。但是如果认为抢劫致人死亡仅限于过失致人死亡,那么事实一就不能认定为抢劫罪,只能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与盗窃罪。A、B选项说法正确。

    ②事实一是抢劫行为,但这一抢劫行为包含了故意杀人行为,也可以说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C选项说法正确。

    ③事实一虽然是为抢劫运钞车服务的,但二者之间不具有通常性,因此,这一抢劫行为应当认定为独立的犯罪,并适用“抢劫致人死亡”的规定。D选项说法正确。


    (2)【答案】ABCD

    【解析】①储蓄所门前属于公共场所,即使当时周围没有其他人,但是在此引爆装置仍然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所以郑某等人的行为构成爆炸罪。A选项说法正确。②由于一个爆炸行为,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属于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B选项说法正确。③只要是为了压制他人反抗而实施的行为都可以成为抢劫罪的手段行为,爆炸当然也属于压制反抗的行为。C选项说法正确。④由于爆炸是抢劫的手段行为,所以爆炸致人重伤、死亡同样也是抢劫致人重伤、死亡。D选项说法正确。

    06

    【答案】BCD

    【解析】①甲实施了欺骗的行为,要求乙还钱,但乙已经识破骗局,但碍于情面,给予了甲1万元。显然,甲并不是通过其欺骗行为骗到的钱,即欺骗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说明甲的欺骗行为未得逞,故甲只成立诈骗罪未遂,不成立既遂。A 选项说法正确。

    ②甲伪造了证件,将乙的房屋谎称是自己的,进而出租给丙。本案中,虽然甲的行为具有欺骗的性质,但丙实际上获取了相应的利益,所以不可能存在财产损失。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当然,并不是说甲的行为无罪,其行为至少可以成立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B 选项说法错误。

    ③甲并不是用餐之前就产生了非法占有目的,而是用餐后才产生非法占有目的,故对食物本身不成立诈骗罪。之后甲虽然欺骗了餐厅经理,但其欺骗的内容并非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而是为了逃避债务创造机会,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只是单纯的逃避债务的行为。当然,诈骗罪中对被骗人处分意识的理解不同,成立诈骗罪的范围也会不同。C 选项说法错误。

    ④乙想购买假币,但是甲以白纸冒充假币,欺骗乙,从而骗取乙2万元,所以甲的行为成立诈骗罪。注意:乙购买假币的行为是否违法,并不影响对甲诈骗行为的认定。D 选项说法错误。


    标签:湖南司法考试官网 湖南司法考试 国家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真题 司法考试视频 天星司考

      
    更多分享
    天星培训网校提示:
  • ·2015民法先修01 支配权
  • 每日一练